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機關介紹 > 認識和平 > 人口概況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人口概況

族群融合的台灣新樂土、泰雅族人首先在此安身立命

原住民圖像

  和平區現有人口約一萬零八百多人,原為泰雅族原住民居住的山地地區,
現今近四千名族人分佈於區內各村,主要的聚居村落有達觀、自由、南勢、博
愛、梨山、平等等六里,其中又以博愛里和南勢里人口最為稠密。
  「泰雅」的名稱是由其自稱Atayal之譯音而來。原住民古時稱「番」,
日據時期把番改為「蕃」,末期再改稱為「族」,叫「平埔族」、「高砂族
」等,直到台灣光復後,有所謂的九族﹝山地原住民﹞以及和化的平埔諸族
﹝平地原住民﹞。
  據考據泰雅族先民應是來自中國大陸南方地區,其先民主要以魚獵為主
,文化特質有「死靈」信仰,深信命運觀念遠在生理生命觀念之上,此外,
尚有紋面拔齒之部族風俗。而近數十年來隨著社會變遷,西洋宗教廣泛傳入
山地區,因而本區每個村落社區都設有天主教、基督長老教、真耶穌教會、
安息日會等不同的教會,然而泰雅族老一輩的人仍舊存有根深蒂固的「死靈
」信仰。

閩、客、外省族群相繼遷入定居

  日據時代僅有少數的閩、客人士居住於本區西部平地地區,迨台灣光復後,因本區氣候適於溫帶蔬果種植,政府因此大力輔導推廣,外來開墾耕種者日多,閩南、客家人因而有較大數量移入,大多定居於中坑里及天輪里,其後因開闢中橫公路,參與築路工程的外省籍榮民弟兄有相當人數於中橫完工後即選擇棲身本區梨山里、平等里等地,也因為種種的歷史緣由,使本區的人口族群漸趨多元。

四大族群融合、共創祥 和家園

  從泰雅原住民定居本地開始,歷經百年來各族群的相繼遷入及相互尊重文化,彼此和平共處的族群融合過程中,不論先來後到,大家都已不分地域打成一片,也因此形成了全省罕見的一區四族群融洽共治的人文特色。

原住民雕刻

 

  • 市府分類: 便民服務
  • 最後異動日期: 2024-01-03
  • 發布日期: 2013-05-18
  • 發布單位: 臺中市和平區公所
  • 點閱次數: 7151